您好,欢迎光临2023正版免费资料大全网站!

全国咨询热线:

24小时服务热线: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动态资讯
动态资讯
端午节与艾文化--艾在端午
发布时间:2024-06-10 浏览 143次

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4、5版  作者:赵中振 何颖

编者按: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,民间素有挂艾叶、赛龙舟、戴香囊、吃粽子、制雄黄酒、拴五色丝线等习俗。其中挂艾草不仅有养生保健功效,还包含着驱邪保平安的寓意。中医认为,端午前后,天气炎热,雨水增多,正是用艾来保健的好时机。端午用艾有何渊源,艾叶有哪些用法,入药有何讲究?下面一起来了解。

农历五月初五(今年为阳历6月10日)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。2019年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中有一道趣味题是谜语:“霜染青春野水涯,沉香淡淡恰如花。端阳月老天为证,嫁入寻常百姓家。”谜底是中药艾叶。

“霜染青春野水涯”,霜染,是因为艾叶表面有一层绒毛,好似白蒙蒙的一层霜。“沉香淡淡恰如花”,艾草富含挥发油,只要在手上搓一搓,马上就有一种淡淡的香气释放出来。“端阳月老天为证”,端阳节就是端午节,农历五月初五,也是艾叶的收获季节。“嫁入寻常百姓家”,古民谣云“五月五日午,天师骑艾虎;蒲剑斩百邪,鬼魅入虎口”,在这一天,家家门户遍插艾香,用艾避恶、祛邪、除瘟,殊不知艾也是一味中药,具有温经止血、散寒止痛的作用,外用还可以祛湿止痒。

端午习俗

端午节也是艾叶的收获季节。艾叶有一个很重要的寓意——辟邪。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用它预防瘟疫。古人认为瘟疫属邪气,人们将农历五月视为“恶月”,五月初五这一天,被视作“恶日”“五毒日”,所以民间才在这一日挂艾叶、悬菖蒲、撒雄黄来抵御邪气。有些地区还用艾叶为新生儿洗澡,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。

“恶月恶日”并非真的恶。东晋名将王镇恶就出生在端午节这天。其祖父名臣王猛认为孟尝君也是恶月生人,可见“恶”并无恶意,便给他取名镇恶,望日后能光耀门楣。后来,王镇恶果然成为一代名将。

五毒是传统观念里五种最毒的动物的合称,分别是蛇、蝎、蟾蜍、蜈蚣、壁虎。从五月初五开始,大地上的五毒就活跃了起来。

端午时节正值春夏之交,容易发生流行病。用艾叶洗澡,不但可以洁净身体,而且可以通过加热艾叶,将挥发油飘散到空气当中达到杀菌消毒、洁净空气的效果,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。“艾叶辟邪”过去一度被视作**,在今天看来,这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。但古人受当时认知的局限,认为“邪”是由妖魔鬼怪的邪气造成的侵害。用西医学理论解释,这种邪气实际是病毒和细菌造成的病症。现代研究已表明,艾叶中的挥发油对于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。

药用历史

艾草,简称“艾”,由草字头加一个“乂”字构成,草字头即是草本植物,“乂”是治理、安定的意思。《说文解字》中给出的解释是“从草从乂”,“收割药草”即是“艾”。由此可见,早在五帝时期仓颉氏造字伊始,就已经认识到了“艾”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效果,赋予了其药草的含意。

艾叶也称医草,被收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,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évl.etVant.的干燥叶。艾草的药用部位是叶片,药材名又叫艾叶。

自古以来,艾叶就是常用中药,已有3000多年的药用历史。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已记载了艾叶的疗效与用法。

艾叶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。东汉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有两首用到艾叶的处方——胶艾汤和柏叶汤,前者用于养血调经,后者用于治疗吐血不止。
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收录了50首有关艾叶的复方。按疾病类型划分,艾叶的应用包括**疾病、出血性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和外科疾病等七大类。

西方国家有种独特的苦艾酒。苦艾与中国的艾叶亲缘关系很近,是同属植物。用苦艾为原料酿造的苦艾酒是一种烈性酒,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,在欧洲大受欢迎,受到欧洲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青睐。

艾的功效

艾自古有“医草”“灸草”“冰台”之美称,以叶入药,来源于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,夏季花未开时采摘,除去杂质,晒干即得。

梁代陶弘景在《名医别录》中载:“艾叶味苦,微温,无毒。主灸百病,可作煎,止下痢,吐血……妇人漏血,利阴气,生肌肉,辟风寒,使人有子。”明代《本草蒙筌》载:“煎服宜新鲜,气则上达;炙火宜陈久,气仍下行。”历代古籍记载艾叶的主要功效为温经止血、散寒祛湿、调经安胎。古籍中记载的艾叶“陈久者良”“三年陈艾为佳”多指艾灸用的艾叶。

另外,古籍记载艾叶大多“无毒”,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自1977年版至现行版,均记载艾叶有小毒。现代研究证明,艾叶含挥发油、黄酮、倍半萜类化合物等,具有抑菌、抗病毒、止血等作用,艾叶主要毒性成分是挥发油类成分。

艾叶经不同方法加工后,其作用也各有差异。

生艾叶

艾叶除去杂质及梗,筛去灰屑即得。艾叶生品芳香,入血,擅于理气血、散风寒湿邪,多用于少腹冷痛、经寒不调,外用治疗皮肤湿疹瘙痒。

醋艾叶

取净艾叶,加米醋拌匀,闷润至透,置锅内,文火加热炒干,取出。醋艾叶温而不燥,逐寒止痛作用增强,多用于宫冷不孕、崩漏带下等虚寒证。

艾叶炭

取净艾叶,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黑色,喷淋清水少许,灭尽火星,炒干,取出。艾叶炭辛散之性大减,温经止血力强,多用于虚寒性出血证。

艾绒

取净艾叶,捣成绒,拣去叶脉粗梗,筛去细末。外用烧灸,以散寒逐湿。

灸的原料

古代艾草的主产地就在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。李氏父子世居蕲春行医,他们多次上麒麟山采集艾叶进行研究。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专门写了一本《蕲艾传》,书中大赞蕲艾功效。“产于山阳,采以端午。治病灸疾,功非小补。”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当中记载:“自成化以来,则以蕲州者为胜。”明代成化年间,正是其父生活的年代。可以说,将蕲州作为艾叶的道地产区并使其名扬天下的就是李言闻、李时珍父子。

针灸,既名针灸,针与灸严格地说是两种治疗手段。灸是中国较古老的医术之一,灸的原料与工具就是艾叶。药王孙思邈曾说过针而不灸非良医,可见艾灸的重要性。针灸作为一个合成的专有名词也说明针与灸二者密不可分。

目前,海外中医主要推行开来的是针。由于艾叶燃烧出的气味和产生的烟雾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,所以在美国绝大多数的中医诊所只扎针、不艾灸。

日本人很喜欢中国传来的灸法,针师和灸师要分别考执照。同时他们针对传统艾灸烟雾大的缺点进行了改良。

孟子云: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。艾叶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针灸之中,针和灸缺一不可。学习中医药,致敬艾草。来自乡间的普通艾草,在燃烧自身之后虽化作了尘埃,却护佑了大众的健康。

艾养生

“艾”美食

青团:新鲜艾叶20克,洗净焯水后用料理机打成泥,将艾草泥、糯米粉200克、大米粉100克,混匀揉成面团。将豆沙馅或肉松咸蛋黄馅包入,入笼蒸15~20分钟,出笼时在团子表面刷一层橄榄油即可。艾叶可散寒祛湿,糯米可补中益气,但糯米黏腻不易消化,不宜多食。

艾叶红糖煮鸡蛋:新鲜艾叶20克(或干艾叶10克)与2个鸡蛋一起放入锅中,加水没过鸡蛋,鸡蛋熟后剥去壳,再放入艾草水中继续煎煮10分钟,滤出艾草,调入适量红糖,喝汤吃蛋。适用于**之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、脘腹冷痛等症状。

艾叶姜茶:艾叶6克,生姜2片,同煮,去渣代茶饮。适用于胃寒呕吐、寒泻者。

艾叶煎鸡蛋:把艾叶洗净后剁碎,加入鸡蛋搅匀,加入盐、胡椒粉,锅热加油,煎熟即可。有温经散寒功效。

“艾”外用

艾叶浴:取新鲜艾叶30~50克,在浴缸中用沸水冲泡10分钟,然后取出艾草,加凉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洗浴。艾叶浴不仅可以预防感冒,对痱子、湿疹、毛囊炎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。

艾叶香囊:艾叶、藿香、肉桂、苏叶、苍术、石菖蒲、佩兰、丁香各5克,研末后装入香囊,佩戴胸前或悬挂于屋内、车内,能芳香化浊辟秽、清热利湿解毒。

挂艾草:端午节正值初夏,容易滋生蚊虫,传染疾病,因此古人认为端午节是“毒日”,挂艾草可以驱虫、抵挡病邪及秽浊之气进入家中,有祈求家庭和睦健康的寓意。端午节挂艾的方式也很有讲究,有的把艾条插于房门两侧,用葛藤缠绕,上面再悬一两枝菖蒲,有的将艾草做**形悬桂门口以辟邪。

艾叶熏蒸:艾叶、藿香、石菖蒲各10克,直接煎煮熏蒸室内。具有驱瘟除邪作用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艾草适用于寒性疾病(如怕冷、手脚冰凉等)患者,不适合热性疾病(如烦热、口渴、口干,尿赤等)患者。艾叶有小毒,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,不宜长期、超剂量使用。(北京中医药大学《本草纲目》研究所 赵中振 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何颖)

内容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
 

鲁公网安备:鲁公网安备 37011202001253号       鲁ICP备17055265号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:(鲁)-经营性-2024-0108

Copyright © 2002- 2023正版免费资料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    网站地图